chinese english Korean Japanese
◆特别公告◆ · 新西兰研究生毕业,无需工作可以直接拿PR[3.4] · 新西兰会计本科毕业无需工作担保直接拿PR[3.4] · 中国假期工作签证[12.1] · 新西兰投资移民新政策出台[8.5] · 中国公民特殊工种签证[6.8] · 中国技术工人签证[6.8] · 新西兰一年工作度假签证[6.8] · 无牌不能上岗:移民顾问行业从此更专业?[5.20] · 热烈祝贺我公司员工 Jordan Tu 获得新西兰持牌移民顾问资格[4.21] · 新西兰缺少园艺和葡萄栽培工业方面的工人[4.1] · 新华留学一天获批三例海外学生签证[12.2] · 留学新西兰好消息!新西兰元再次贬值!留学成本降低![9.5] · 澳移民局调低中国留学签证申请要求[9.5] · 高中毕业生、大专生1年4个月完成新西兰最强势移民本科课程![7.5] · 教你如何根据高考成绩报读澳大利亚名牌大学?[6.27] · 2009澳洲研究生全额奖学金申请现接受报名![5.23] · 澳大利亚移民局公布新一轮技术移民短缺行业清单[5.20] · 如何确认留学中介机构的合法性?[4.24] · 一人留学,全家移民![4.16] · 中新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 到新西兰打工机会将更多[4.8] · 最新消息:每年1000多名新西兰工作机会[4.8]

您当前的位置:

中学生留学热前的冷思考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特别是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国策以来,越来越多的人渴望走出国门,了解世界。“留学”成为满足人们这一需求最快捷而普遍的方式。交通的便利,信息的通畅,经济水平的提高都为留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使漂洋过海,出国深造成为可能。”

  一、如何期待留学——有喜有忧

  调查显示,中学准留学生个人情况分为两类。一类是成绩很好,希望出国可以留学名校的;另一类是成绩不好,迫于国内升学压力而选择出国的。在家庭经济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家长对中学生出国留学持支持态度。就对准留学生的留学目的而言,对目标留学国教育和各学校情况有一定了解,但对专业以及具体学校的选择还处于迷茫状态。对留学生活基本是充满向往和美好憧憬的,对困难的预期就语言障碍方面较为集中。因而,可以归纳出当代中学生出国留学的总体心态:基于对国外教育和学校的一定了解,在父母的支持下,到国外开始一种崭新而美好的生活。

  调查也反映出如下问题:

  1、中学生对留学生活盲目乐观。调查结果表明,几乎所有接受调查的中学生想象中的留学生活都是“丰富”,“耳目一新”而又“愉快”的,并且认为自己留学后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语言障碍,几乎没有人怀疑自己的适应能力。这种梦幻般的憧憬和对困难极其偏颇的预计着实令人担忧。中学准留学生们缺乏实际的思考,忽略了诸如文化冲击,心理适应,饮食习惯等更为实际的问题,会因缺乏对困难挫折的预见而使留学生活不如人意。对留学生活的主观预期过高,缺乏建立在客观事实上的认识,极容易使投入了大量金钱和精力的留学变为海市蜃楼般的泡影。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大多数中学准留学生对留学学校的关注度远大于对留学生活的关注,其信息来源基本都是正在留学或留学归来的学长学姐。然而众多的在读留学生,出于种种考虑以及虚荣心作祟,常常报喜不报忧,很难客观如实地把自己在国外留学的实际情况传达给自己的亲人、同学、朋友,甚至对自己的不幸遭遇难以启齿,总是给人在国外留学很风光的印象。此外,语言交流问题并非出国留学的最大难题。

  未成年人正处于同一性的探索之中,异国文化与祖国文化的冲突将使这一过程变得尤为艰难。由于没有充分的准备,很容易遭受一连串的文化震撼,在内心激起难以舒解的郁闷和焦虑,极易导致情绪失控和人际交往上的冲突。例如某赴英留学生在餐厅打工时因嘴馋吃掉了客人剩下的食物,无人理会他“勤俭节约”的辩解,最终被警察带走。

  由此可见,绝大部分中学准留学生自身对出国留学的认识还是很表层的,极富浪漫主义色彩却脱离实际,对困难的估计更是南辕北辙。这种对留学生活的盲目乐观必将在和现实的碰撞里不堪一击。

  2、中学生“大学就是人生”的留学心态。由调查结果不难发现,中学生对国外大学有一定了解,对自己的求学生涯也各有取舍。然而,绝大多数中学生选择留学的最终目的是希望自己可以开始一种快乐而崭新的生活,对于未来的理想生活究竟是什么却基本没人有更为明确和具体的打算。换言之,绝大多数的中学准留学生们把自己的人生目标定位于一所世界名校,把考上名牌大学作为了自己人生的重心。具有教育意义的是《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周刊》在其“美国最佳学院”排行说明中,明确阐述了开展美国高校排行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学生及其家长正确地选择所要就读的学院提供尽可能全面、丰富的信息。因为学院和大学的经历将会改变一个学生以后的人生,学生对学院和大学了解得越多,在选择就读哪所学校时就会更加自信。

  二、他们为何失误——三重叠加

  他们为何容易犯这些错误呢?通过查阅资料,联系自身和周围同学的情况,我认为有如下三方面原因。

  1、家长的意识。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在中学生留学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更是是无可厚非。父母的支持是留学计划得以实施以及中学准留学生们对自己的留学决定坚信不疑的必要条件和决定性因素。家长意识的偏差自然成为造成上述问题的重要原因。比如把自己理想加于子女、攀比心理、追赶时髦、家庭教育等。

  2、教育体制。我国教育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导向,较为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课程难度大,而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课程设置也往往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致使学生找不到自由发挥的空间。相比较而言,国外的教育则更注重学生个性的张扬,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出于对国内现有教育模式的不满和对国外灵活、务实的教育模式的向往,走出国门接受教育的中学生自然不是少数。

  3、不注重特长和兴趣的培养。中国的高中教育在知识的传输方面具有国外高中教育所不及的优势,同时也有过分注重现成的知识,太多地面向过去的缺陷,这使得中国的高中教育往往不能够迅速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和生活。如何使中国的高中教育迅速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培养出与时俱进的现代人才,是中国高中教育不能回避的重大课题。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日益要求把核心技能的培养作为重建高中阶段教育体系的基础,用综合技能代替单一职业技能。可是应试教育的模式,以及现行的高考制度,都过于注重全面和书本,忽略了对学生特长和兴趣的培养,找不到兴趣自然难以把握目标。

  4、对集体意识的强调导致自我意识的淡薄。受中国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集体”观念一直是我国教育的核心。从小受到如此教育的中学生,怎么会想到自己的与众不同和独特?又怎么能设想在群体之外还有一个神圣的名字是自我?因而这个教育理念上的缺口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某位英籍外教在上课时问学生最爱的人是谁,学生的答案不尽相同,但都为“亲人”和“伟人”二者之一。她很奇怪为什么没有人说“爱自己”并告诉学生们要爱自己。课后校长找她谈话,希望她改变“注重个人主义”的教育模式,她表示不解并随后辞职。人性化教育理念的缺乏,只注重和关心所谓可以为校增光的尖子生是当今学校的通病,接受如此学校教育的学生又怎会想到自己的目标并为属于自己的未来规划呢?

  5、缺乏责任感和回报意识的灌输。学校在德育方面的工作投入没有在知识应试教育投入得多,导致的结果是分数至上,忽视了感恩之心和责任感的培养。中学生不能主动了解发现社会的需要和人们的需求,也就很难找到自己终生奋斗的方向。

  6、教育与实际生活的脱轨。高考成为评价中学生惟一标准的今天,因为缺乏实践和学以致用的心态,因为缺少其他的度量标准,知识和现实应用的距离渐行渐远。沉迷于所谓理论世界的净土,又怎会想到将知识用于实际,把创意带给生活?国外教育善于将教育与社会生活相结合,校外教育在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仅科学教育而言,其形式就有:各种科技竞赛;科技协会;科技俱乐部;青少年科技宫;各种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包括农村适用技术培训、青少年科技传播活动以及青少年科技夏令营活动等;各种科普影视作品,包括电影、图书、科技网站等。这些校外科技活动形式丰富、灵活,内容贴近生活。不少项目涉及人类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这不仅弥补了课堂教育的不足,而且巩固了学生的科学知识,也是一个让学生了解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绝佳途径。

  7、社会因素。社会的氛围和舆论的导向是人们接触信息并加以思考的最为直接和有效的途径。然而当今社会对留学生留学问题的分析还停留在对留学学校和留学国的关注上,忽略了对留学生自身的分析。媒体和舆论习惯于对“成绩”,“家庭经济”等一类中国式条件的讨论,而没有对诸如心理承受力,适应能力以及自制能力的要求和倡导。站在国内的评价标准上看出国留学,谈国外教育,其价值和意义自然大打折扣。比如教育受市场经济影响,市场经济带来的利益使富裕起来的人们有了出国留学镀金的资本;学校的考核评比制度不佳;舆论导向偏颇,对考上名牌大学的学生言过其实的标榜,对出国留学生活主观臆断的称颂的现象普遍存在。

  8、就业和求学的隔离。求学的目的是就业,融入社会为人民服务,并非考试和大学。近日,华南师范大学高教研究所的调查显示逾五成大学生认为目前就读专业不理想,近两成学生对就读学校不满意,三成学生对本专业学习热情不高。仅有3.4%的学生入学前了解所报专业。搜狐网调查显示:关于专业与现在工作的匹配度,仅18.68%为对口;37.26%称沾点边,不完全对口;44.06%则是完全不对口。和就业近在咫尺的大学生的情况尚且如此,又怎能奢求对就业几乎一无所知,每日只在题海中奋战的中学生们有所想法和目标呢?

  三、为中学生留学开药方——五条建议

  针对前面提出的问题,经过思考和讨论之后,我拟定了如下的解决方案,希望可以对解决中学生留学心态问题有所启发和帮助。

  1、学校要渗透职业教育。渗透职业教育是加强普通高中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衔接与沟通的主要途径,主要形式可以是课程衔接,即在普通高中开设职业教育课程。

  2、改善教育尤其是考试评估制度,增加特长和专科培养的比重。增强自主招生力度,在面试过程中加入动手实践和特长展示的环节。

  3、增强家长和学校联系。家长定时“校访”,通过听课,亲自参与上课向校方反馈建议。家长和老师每月通过手机短信的方式对学生在校情况进行交流。

  4、博物馆等其他有利于青少年兴趣培养的活动场所的改进。设立青少年可以自己动手实践的活动和空间,对展出和活动内容设计相关的出版物。

  5、组织社会活动增加中学生参与度。组织中小学生夏令营,冬令营或其它学生参与的社会活动时,招募并选拔中学生志愿者并由他们完全负责。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培养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并锻炼能力。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客服中心

tel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MSN:newstargroups@hotmail.com